知网查重论文样例--统计控制过程(SPC)的研究意义
质量是一个国家文化、经济、教育、科技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产品质量低劣会严重制约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削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资源的浪费与经济效益的低下[1]。
只有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才有较大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才能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和青睐。保持这种竞争力,中国才有可能从全球制造生产变成“智造”基地,更大程度地发展至多方位的产业结构。
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预防,也就是事前控制,而不是事后检验和整改。有效的事前控制也就是说在生产前制定相关标准、工艺流程与方法,并在生产过程中加以监控,在控制中不断的发现其特性的偏差规律,以达到不断改进质量的目的。但如何从众多过程因素中发现可控因素和显著影响因素,SPC就是一个科学的方法,它基于数理统计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什么因素是系统因素,什么是随机不可控因素,并采取措施消除系统因素的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并且可以实时跟踪过程的变化,利用统计的方法来监控过程的状态,使生产过程趋于稳定,降低产品的变异,从而降低成本。我们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质量控制的全员参与,SPC 这个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所有员工都可以直观的了解过程的变化,产品质量的变化,并调动员工参与质量控制的积极性。SPC强调从整个过程、整个体系出发来解决问题,使用 SPC 这个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产品制造过程的能力,并了解这个制造过程能力的合理范围,从而制定合理的统计控制界限。全员参与可以减少事后控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质量检验。所以 SPC 这个质量方法对把握整个制造过程质量状况,建立全员质量预警体系,保持与各部门充分的沟通起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