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统计控制过程(SPC)的理念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统计控制过程(SPC)的理念

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它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我们知道一个过程控制由四大因素构成:过程,有关性能的信息,对过程采取的措施,和对输出采取的措施。而过程控制系统也包括反馈系统,SPC就隶属于反馈系统。

2.1.1  基本原理

(1)过程的理解与过程控制

(2)波动及波动的原因

(3)局部措施和系统措施

2.1.2  统计过程控制(SPC)的特点:

(1)全员参与,而不仅仅是依靠少数质量管理人员;

(2)强调使用统计学的方法来保证预防原则的实现;

(3)SPC不是用来解决个别工序采用什么控制图的问题,SPC强调从整个过程、整个体系出发来解决问题;

(4)能判断整个过程的异常,及时报警;

(5)工程准确度Ca ( Capability of Accuracy );

(6)必须首先确定管制项目的标准值。设定管制项目标准值的目的,就是希望以该值制造出来的各种产品的实际值,能以该标准值中心,成左右对称的常态分配,而制造时也应以标准值为目标。工程准确度(Ca)评价目的就在于衡量制程平均与标准的一致程度,有时工程准确度指数又称为正确度指数。

2.1.3  SPC实施阶段

实施SPC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析阶段,二是监控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所使用的控制图分别被称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

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

(1)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

(2)使过程能力足够。

分析阶段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生产准备,即把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料、劳动力、设备、测量系统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准备。生产准备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注意一定要确保生产是在影响生产的各要素无异常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就可以用生产过程收集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做成分析用控制图、直方图、或进行过程能力分析,检验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稳态、以及过程能力是否足够。如果任何一个不能满足,则必须寻找原因,进行改进,并重新准备生产及分析。常用分析方法分为两种: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又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曲线回归和双列相关分析三种。实验设计主要由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多元正交实验设计两种。直到达到了分析阶段的两个目的,则分析阶段可以宣告结束,进入SPC监控阶段。

监控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使用控制用控制图进行监控。此时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已经根据分析阶段的结果而确定,生产过程的数据及时绘制到控制上,并密切观察控制图,控制图中点的波动情况可以显示出过程受控或失控,如果发现失控,必须寻找原因并尽快消除其影响。监控可以充分体现出SPC预防控制的作用。

在工厂的实际应用中,对于每个控制项目,都必须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并且在必要时会重复进行这样从分析到监控的过程。

  •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统计控制过程(SPC)的理念已关闭评论
  • 2,090 views
    A+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4日  所属分类:论文检测样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