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范文--知识产权贸易问题
1 知识产权贸易概念
根据百度百科的释义,知识产权贸易(Trad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知识产权贸易,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标的贸易,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转让等内容,即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知识产权使用权的一种贸易行为。
广义的知识产权贸易,是指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知识产权产品、知识产品),特别是附有高新技术的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如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视听产品、音像制品、文学作品等的贸易行为。
2 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转让,转让专利和商标的使用权;版权许可,使版权人获得收入;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新的药品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电影、音乐、书籍、计算机软件,知名品牌商品,植物新品种等等。
2.1 知识产权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我国改革开放年来,出口商品结构从主要依靠农产品和矿产品等原材料为主到以轻工纺织等制造加工为主、再到高新技术装备等高端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外贸易也具有了初步竞争力,尤其是那些集中了大量知识产权的大型装备制造业。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超过4000亿美元,在2004年还首次实现了知识产权贸易的顺差,出口高新技术贸易额超百亿的企业队伍连年增。我国知识产权出口市场主要是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主要的进口市场则是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而这几个市场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80%以上,知识产权规模越来越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支撑。
2.2 知识产权贸易摩擦频繁
加入WTO以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逐年增多,涉及范围也是逐年扩大,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竞争,科技以创新为支撑,知识产权是创新的载体并通过它来实现权利,是法律化的外化凭证。中国的“山寨”现象历来为发达国家所诟病,有美国权威专家甚至提出这一现象是受某些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某些手段。出口方面,发达国家近年来对中国的光伏、机电装备和电信电缆产品等都进行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措施,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受阻,几起所谓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也让国内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在国际上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发达国家针对这两方面均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了申诉,欧盟和日本还通过一些国际会议向我国领导人表达了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不满,这些问题都表明知识产权摩擦成为贸易摩擦的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