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基础
1.1.1 全面预算管理定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利用编制和执行预算来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原定的经营目标的管理方法。
全面预算管理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内以实现企业目标利润为目的,以经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以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并从而编制出财务报表,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1.2 全面预算管理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分级管理和统一领导相结合原则;
(2)讲求效益和提高效率相结合原则;
(3)量力而行和重点突出相结合原则;
(4)全员参与和全程控制结合原则。
1.1.3 全面预算管理目的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编制并执行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严格规范企业的财务制度,推动企业发展并规避企业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1.4 全面预算管理的任务
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
(1)推进战略目标管理,实现长期计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企业结合长远发展目标和短期经营计划编制全面预算管理,使战略规划与经营计划相结合并充分细化,利于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计划安排,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
(2)为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依据。绩效管理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可以强化员工的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使得绩效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也使得考核结果更能服众,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便利;
(3)强化事中控制与成本监控。在实际运营中,把即时的财务状况与预算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利于防范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极大程度上减少可能的损失;
(4)加强公司内部信息沟通,使各部门的目标和活动协调一致。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促进员工间的交流,使得内部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各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实现团结一致的力量;
(5)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考虑企业拥有的资源以及需求,从而进行配置,相较于不编制预算的企业,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最有利用[1]。
[1]李艳青.企业如何实行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