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检测范文–安亿科技公司装配车间单元布局

知网论文检测范文--安亿科技公司装配车间单元布局

单元生产的优势是能够及时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在市场变化时不能及时做出变化,例如:有一班生产线生产能力为800件,员工数为100人,当订单充足时这班生产线时刻生产,生产能力的到充分应用。但当订单为600件时,这班生产线还是要开动,这时每个人的生产率相应的也减少了。这时我们采用单元布局,将100个人分为10个单元,当订单为600件时我们可以安排8个单元来生产这种产品,而其余的两班安排去生产别的产品,这样人员就得到充分利用。另外装配车间生产布局比较混乱可以通过单元布局来重新布局装配车间。

4.2.1装配车间生产流程

装配车间是安亿公司的主要生产部分,装配的主体为减速箱,减速箱由铸造车间铸造完成再转移到装配车间。原先装配车间的生产流程是孤岛式生产,每道工序之间相隔较远,并且原先的工件是批量搬运,即一道工序生产一定数量的产件再由员工搬运到下一道工序上。下图4-3为装配车间孤岛式生产图。

图4-3装配车间孤岛生产方式

由4-3图我们可知,安亿公司装配线是将每道工序安排在一个区域,每道工序生产的产品就堆积在操作员旁,这种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并且也会导致车间比较混乱。由此我们将装配线布局为单元模式,几个员工组成一条装配线分配在一个单元,在单元里实行单件流。

4.2.2单元构造模式的选择

安亿公司的装配线是从第一道工序一直加工到最后一道工序,中间无分支。对于这种装配线一般有直线型生产布局和U型生产布局,在这里我们选择U字型生产线。

安亿公司U字型生产线的简图如下图4-2所示。

图4-2U字型生产线

U字型生产线相比直线型生产线有以下两点优势:

1)占据空间小车间更好布局。U字型生产线相邻工序之间距离是尽可能的缩短,工件在各工序之间移动距离较短。另外U字型在车间较好排布,直线型生产线如果工序较多生产线较长,当遇到车间长度不够时,直线型生产线不好设置,这时不得将生产线进行弯曲布置,这样车间有的空间就得不到利用。

2)可以一人多工序看管。U字型布局时各工序之间的距离较近,有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个工人在几个工序上工作。如果直线型生产线也安排一个工人看管几个工序,当工序相邻时工人是可以来回走动生产的,但如果工序之间相距较远,工人在各工序之间来回奔走,工人会感到非常疲劳,工人的生产效率也就会下降。

4.2.3U型线上工序的优化

根据装配线改善后的节拍时间表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工序人工动作时间很短,这样如果每道工序上都安排一人来工作这样会生产线的效率的不到最大化。

首先计算生产线效率最大化的人数安排,人员数N=各工序节拍时间之和/计划节拍,即N=(22+26+21+28+26+18+18+25+29)/30=7.1,即安排7人就可以完成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这样我们可以将生产线设置为“U”型,使一工人操作两台机器。工序1员工可以在机器加工时装配工序9,而工序2的工人可以在机器加工时装配工序8。对比原先设计的直线生产方式,如下图4-3所示;

图4-3产品EQ176生产线(改善前)

改善前几道工序的生产节拍大致相同,但有的工序中设备节拍占比较大,这样该工序的工人闲置时间就较多,也造成浪费,而这种浪费往往是容易忽略的,另外由于工序之间距离远不能安排一个工人负责几个工序。设置U型线,工序之间的距离较近,工人可以在几个工序之间走动,一个工人负责多个工序。

图4-4产品EQ176生产线(改善后)

图4-4为改善后产品EQ176的生产线,这样改善后装配线的操作人员由原来的9人减少到现在的7人,人力成本也相应的减少。

  • 知网论文检测范文–安亿科技公司装配车间单元布局已关闭评论
  • 2,432 views
    A+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23日  所属分类:论文检测样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