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检测范文--企业财务风险的杠杆指标衡量
杠杆指标衡量主要有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联合杠杆系数三种。经营杠杆是由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有关的固定性经营成本所引起的,而财务杠杆则是由债务利息等固定性融资成本所引起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都能放大盈利的波动性,一起影响公司的财务风险。
2.2.1 经营杠杆系数(DOL)
经营风险又叫做营业杠杆系数。是指企业未使用债务时经营的内在风险。影响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固定性经营成本。固定性的经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销售额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小,企业的风险越小;企业的销售额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风险越大。同时,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也能反映出随着销售额的增长,能够影响营业利润增长的幅度大小。如果销售额等于盈亏临界点的数值,那个企业的经营杠杆趋于正无穷,所以此时的企业的风险也趋于正无穷。固定性成本和息前税前利润一起影响着经营杠杆的大小。
经营杠杆具有放大企业营业收入变化对息前税前利润变动程度的作用,这种影响程度是经营风险的一种测度。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来反映,是企业息前税前利润变动率与营业收入变动率之间的比率。表达式为:
公式 | DOL=息前税前利润变化的百分比/营业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EBIT/EBIT)/( △S/S) |
备注 | DOL:经营杠杆系数
△EBIT:息前税前利润变动额 EBIT:变动前息前税前利润 △S:营业收入(销售量)变动量 S:变动前营业收入(销售量) |
经营杠杆有利于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在密切关注固定成本与企业盈利水平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和应对各种经营风险。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增加营业收入、降低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系数下降,降低经营风险,但是这往往会收到条件的制约。
通过经营杠杆系数可以衡量企业的经营风险,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利润变动幅度越大,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经营杠杆系数的数值越小,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小。
2.2.2 财务杠杆系数(DFL)
财务杠杆又称为是融资杠杆。财务杠杆效应是指在某一固定的债务与权益融资结构下,由于息前税前利润的变动引起每股收益产生更大变动程度的现象。
财务杠杆效应具有放大企业息前税前利润的变化对每股收益的变动程度,这种影响程度是财务风险的一种测度。通常情况下,通过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的大小,它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的变动率与息税前的利润变动率之间的比值。财务杠杆的数值越大,表示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数值越小,表示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越小。公式如下:
公式 | DFL=每股收益变化的百分比/息前税前利润变化的百分比
=(△EPS/EPS)/(△EBIT/EBIT) |
备注 | DFL:财务杠杆系数
△EPS: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 EPS: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EBIT:息前税前利润变动额 EBIT:变动前的息前税前利润 |
当一个企业的经营状态不好的时候,企业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会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财务杠杆系数可以用来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另外,企业的资本规模、债务利率等因素也会对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产生影响。
财务杠杆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在控制财务风险时,密切关注企业的负债利息成本与企业盈利水平之间的关系。
2.2.3 联合杠杆系数(DTL)
将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联系起来衡量考察营业收入的变化对于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也就是将这两种杠杆作用相叠加,称为联合杠杆作用。
联合杠杆直接考察了营业收入变化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联合杠杆系数来表示。
公式 | DTL=每股收益变化的百分比/营业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EPS/EPS)/(△S/S) |
联合杠杆系数的数值越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联合杠杆系数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