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我国社保制度的改革现状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我国社保制度的改革现状

通过将近10年的建设与改革,新的中国养老制度已初步发展,形成了包括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主的多支柱,多层次的新型养老保险体系。

我们所说的企业年金就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在参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上,依据本企业经济状况和国家政策创立的,是为了提高工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这种形式的保险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它由国家宏观指挥,企业内部策划执行。企业的年金是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的,建立的个人账户是完全积累的。企业年金的按比例缴费,单位总额不超过工资总额的8.33%;单位个人总额不超过工资总额16.66%。截止到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3.71万家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有1335万的员工参加,共积累了2809亿元的基金。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其实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实施的,是根据国家统一政策规定的,这个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是为了保证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这个保险制度覆盖了城镇所有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和企业及其职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的是“统账结合”的管理模式,要求参保单位应缴纳工资额的20%并参加社会统筹调剂,而个人缴纳工资总额8%的比例并存入职工个人账户中,缴费满15年并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就可以领取养老金,这种养老保险采取的是:新人采取新制度、老人采用老办法、中人实施(新规定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逐步过渡”的方式。

基础养老金计划发放比例为缴费满15年的一律发给15%,往后每多缴一年则增发1%,向上没有封顶。计划发放的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个人账户养老金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划发放月数,计划发放月数根据利息,本人退休年龄,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均预期寿命等因素计算。对于新规定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按照平稳过渡,合理衔接等原则,先发基础养老金,然后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然后发给过渡性的养老金,老人依旧按照过去的由企业缴费形成的和社会统筹部分来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可称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十一五”期末,全国25673万人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而另一种补充保险形式就是: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这个保险是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办理机构的。职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资收入状况并且按规定缴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记入当地社保机构在相关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且它的利息应不低于或高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可以采取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挂钩的方法,已达到促进和提高职工参与的积极性的目的。

  •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我国社保制度的改革现状已关闭评论
  • 2,345 views
    A+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22日  所属分类:论文检测样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