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生产量水平下按标准人工工资率计算的标准人工成本与人工成本实际发生额之间的差异。与材料成本差异的组成部分相同,它也包括价格、数量差异两部分。量差即人工效率差异,它是由实际人工工时与标准工时之间的偏差造成的;价差即为工资率差异,是由于实际工资率与标准工资率不符引起的差额。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人工成本总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例2:同上例,已知甲产品每件的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为每小时10元,实际生产中,甲产品人工1500小时,工资率为12元/小时。有关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500×12-1000×2×10=-20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500-1000×2)×10=-50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10)×1500=3000(元)
在本例中工资率差异为正数,表现为不利差异,但不能就因此判定这种差异是不利的,因为有可能提高工资率是由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导致工资率差异为正数。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员工岗位安排不当或市场上工资率普遍调整造成,应找出真实原因再进行应对。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车间生产工人技术不到位导致完成生产指标的时间超过标准工时;材料供应部门出现问题或机器出现故障,导致生产部门缺少原材料不得不停工待料或停工修理设备,造成工时的浪费;原制定的标准成本在生产工艺优化后没有及时更新;生产计划不符合实际;工作环境差使员工情绪低下,劳动积极性降低;工人的工种不符合生产实际;新工人上岗太多;机器或工具老化。企业的生产部门是人工效率差异的主要负责人,但深入分析差异原因,它并非是唯一的,如果供应部门不能及时供料,也会使得工时增加,影响人工效率。
产品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有各种因素会导致工资率差异。比如工人出勤率变化、人员晋升或辞职、薪酬激励措施等。一般来说,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会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