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检测范文--基于公务员个人层面化解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政府公务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针对每个个体而言,又有其特殊性。个人特质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公务员个体心理保健能力如何,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咋样,个人期望水平是否太高,有无个人职业远景规划,协调能力和处事能力如何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职业倦怠的产生、加重。为了正确应对职业倦怠问题,公务员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愿望
正确的择业观对公务员的价值观认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家要干一行,爱一行;坚信革命有分工,分工各不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切忌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同的岗位都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只要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好的职业。在调查中,有55.8%的公务员认为职务晋升难,职业前景不明朗。年轻公务员有较高的职业愿望是好的,也是大家努力工作的动力,但应对个体本身进行全面的评估,清楚自己的优势、自身的人格特征与什么样性质的工作职位需求相匹配,所学专业与职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等关系,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要避免利己主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合理的职业期望,防止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产生,以消除或削减自身职业倦怠。
2 提升职业能力与心理保健能力
在新形势下,政府管理、治理国家要求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对政府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但是,来自政府机关相关的努力又明显不足,在调查中,有38.5%的公务员认为职业培训不足。这就政府公务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技能,用新的管理理念开展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激发公务员的职业感和自信心,使其面对工作困难坦然应对,游刃有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
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公务员应加强心理保健能力的培养,自觉主动参与自我调适。在工作中,公务员要合理安排好时间,避免精神上的紧张压力以及过度疲劳对身体造成影响。要加强自身业余爱好,自寻家庭温馨,获得领导、同事、家人等各方面的支持,增加自我心理代偿,将有助于公务员增强职业信心,提升心理保健能力,防止职业倦怠的侵袭。
3 调整个人期望水平
自《公务员法》实施以后,国家对公务员的要求越来越严厉,对公务员队伍采取了严进宽出的原则,要求公务员“凡进必考”。在上述原则的实施过程中,能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必须宰三关过六将,经过层层选拔,才有可能捧得金饭碗。应该说,能够走到最后的大多是“精英”。这些精英往往有较高的个人期望,都想出人头地,但现实与理想有着很大的差距。期望值高的公务员,往往希望承担更多的工作,但是这一期望一旦落空,在自身经过努力后并没有获得任何权力,那么个体就很容易感觉自己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抑制,从而采取消极的态度来应付工作,难免诱发职业倦怠。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调整个人期望水平,努力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才有可能逐步获得强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在调整个人期望水平时要注意:首先,个人的发展期望与所在部门有着紧密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并把握职业发展规律,适时准确调整个人期望,才有可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其次,要在工作中了解自己的性格、学识、能力在单位中排位和可能晋升的岗位,在实践中找出不足,对自己严格要求,更好努力工作,以实现个人最高期望水平。第三,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切忌不要诋毁他人,踩着别人的肩膀获得不正当的晋升。合理的个人期望水平有利于缓解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值得推崇的是,有40.8%的公务员主动降低职业发展期望值,防止倦怠的产生。
4 制定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公务员应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需求,公务员也不例外,但是切记不要好高骛远。公务员在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充分分析自身所处职业环境,对组织内部职业环境进行评估,客观地根据职业发展现实条件,合理制定职业目标,并将自己的个人发展与部门发展紧密结合,从而在推动部门目标达到的前提下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成功。其次,要树立职业发展的目标。政府公务员要在与单位部门进行了充分交流的前提下,结合自身优劣势等诸因素,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防止不确定性或迷惑状况发生。调查中,已有17.3%的单位已意识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员工这方面的教育。
5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公务员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等诸多生存环境要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麻烦,有些是预料中的,也有预料之外的,有自身必遇的,也有外界强加的。在面对各种困难时,公务员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抗逆力,构建成熟的心理防范机制,勇敢面对困难,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第一,要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心理防范意识;第二,要多到基层、到生活中去实践,要养成一种知足心态;第三,要有一种服务意识,在服务中寻找满足,寻找工作的价值和生存的价值。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说得就是这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在调查中,有29.2%的公务员认为自己几乎不存在倦怠问题,有57.8%的公务员采取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方法来预防和缓解倦怠问题。正是因为公务员保持这种乐观的心态来应对各种困难,所以自身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职业倦怠问题。
6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公务员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大家在工作中相互协调、相互帮助,推动工作有序顺利进行,有利于公务员的身心健康。在调查中,有39.1%的公务员认为人际关系复杂而紧张,可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公务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公务员应在工作和生活中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使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循环关系,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看问题时要学会换位思考,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产生。对待同事和服务对象在原则范围内不要苛求,要主动关心帮助他人,要善于发现他人优点,从中体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同事、社会和家庭支持。当公务员个体遇到困难时,也应乐于接受他人所能提供的帮助,要正确使用相互间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多和家人进行交流沟通,获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当面临倦怠侵袭时,可以让烦恼减轻到最低程度。有34.1%的公务员已意识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对开展工作的重要性,他们经常与领导、同事进行交流沟通,防止倦怠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