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从财务状况和现金流角度评价存货计价方法
为了使资产估值更为合理,我们需要使得期末存货的估价比较接近编表日重置成本,而先进先出法更适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但是当市场处于通货紧缩时期,先进先出法下的存货估计风险很低,会使一些财务分析指标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使资产计价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导致无法客观准确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先进先出法由于用到的是最初的存货成本,获得的是最接近现实的营业收入,两者之间不太符合会计中的配比原则,因此容易被企业管理者用作调控利润的工具。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下,如果有一个低成本的回收量,会导致相同数量的存货无法被重置,财务状况面临风险,企业经营的原有规模也会受到影响,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加权平均法一般不受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影响,核算结果对财务分析的影响不大,财务比率也比较均衡。对于处于稳定发展的企业而言,加权平均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控制风险的同时减轻税负,稳定持续经营。
企业所反映的存货成本是根据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来决定的,进而会对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纳税人的利益。特别是在市价动荡时,现行的存货计价方法中先进先出法对企业的纳税影响最大。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三者的发出存货成本的高低按照第一先进先出法,第二个别计价法,第三加权平均法的顺序排列。先进先出法下由于最低发出存货成本的缘由,应纳税所得产生的现金流会增加,净现金流量会减少,从而增加本期应税利润。而许多纳税人往往也会利用这一特性,来延缓缴税,推迟纳税期。加权平均法对所缴税费的影响不大,在各方面都比较均衡,是因为不管是在通货膨胀还是在通货紧缩时期,使用的都是以加权平均单价进行为基础进行计价。和前面两者相比,个别计价法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当期与存货有关的财务数据,对所缴税费的影响不大,数据相对比较准确。
从长期来看,不管是何时产生的何种性质的存货,在正常情况下其成本在最后都会转换成销售成本。如果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无论什么样的存货计价方法,在产生财务数据的会计期间,税收和现金流的影响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