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大润发名苑棚户区改造项目质量成本方面的对策
4.1.1质量成本的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就是在施工之前就要有计划的做好质量控制的安排,首先是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开工前要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要对一些重点部位、重点工序以及一些新工艺、新措施做详细的交底,指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对哪些环节加以特别注意。通过有事前的计划、组织有效的避免一些质量问题的发生。
4.1.2质量成本的事中控制
质量的事中控制又称防护性控制,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并从制度上加强管理,预防偏差和浪费的发生,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防护性控制。
(1)在企业内部建立以成本中心为主的责任成本制,将成本控制的指标和任务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
(2)建立和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如生产消耗定额、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摊销办法等,对成本起到有效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3)加强管理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发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加强成本控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随时纠正偏差和浪费的发生,有效控制成本的作用。
(4)着重抓好各成本中心的核算,结合它们的生产任务,及时对各单项成本开支进行有效控制,使成本控制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4.1.3质量成本的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又称反馈控制,是指根据受控量实际值与期望值进行的比较,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确定采取何种改进措施的反馈控制。如发生一些规范允许的质量偏差,就应该及时进行纠偏处理,避免由于处理不及时发生更大的质量事故。纠偏处理完以后要认真总结,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对施工企业来说,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还是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会逐渐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会损失,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善,该项损失逐步减少。
应正确对待和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的技术方案,最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质量成本。也不能盲目地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1.4控制返工率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各级质量质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理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