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物流承运商的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对第三物流承运商进行选择时,肯定需要凭借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来对各承运商进行甄别,而对承运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选择的物流承运商优劣之差[1]。在物流外包专业化程度加深的大环境下,社会各行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和评价标准也变得更加全面化,更具企业特色。整个评价和选择物流承运商的关键之处还是在于评价指标的确立,这相当于是企业评价物流承运商的一个指向标,获得真实客观评价结果的前提,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此做了深入的探讨。
牛军锋[2]在不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对第三方物流承运商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建立以供应商成本、供应商实力、服务质量、发展潜力、信息技术水平、顾客感知程度等六大部分构成的物流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
童明荣等[3]3人提出了从功能指标、客户服务指标和稳定性指标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现代第三方物流承运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功能方面:运输配送功能、信息化及服务个性化等物流能力的方面;服务功能:运输服务评价指标和物流操作评价指标及增值服务方面;稳定方面:企业实力、管理水平及企业形象等企业的综合信息。从以上三个角度来指明企业物流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
匡志伟[4]提出分别从供应商的实力指标、服务指标、发展潜力、联盟性能力、服务价格等5个方面架构企业的第三方物流承运商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研究分析前人的多项研究总结发现主要从以下三大项指标对第三方物流承运商进行评价。
(1)价格指标
价格指标是指第三方物流承运商在作业过程中的产生的所有费用指标。企业在自身运输能力不足或自营物流运输成本过高的情况下,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是明智之举。一般情况下,物流成本主要由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操作成本等三大部分组成。
(2)服务质量指标
服务质量是主要用来评价物流承运商服务过程中的绩效水平[5]。这些指标反映了第三方物流承运商作业过程中的效率如何,这类指标包括了作业的准确率、损耗率、响应率和交货准时率。
准确率:是指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差错,将物品未运达指定地点或者装箱方式不达标,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
损耗率:各种物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包装不到位,装卸方式野蛮,运输条件差等原因,容易造成损耗。
响应率:在企业所规定的时间内承运商开始其作业服务,最终完成的工作量占相应总工作量的比例。
交货准时率:是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指标,交货期主要是考察承运商在企业要求的范围内能够达到的准时交货水平。
(3)企业综合能力
企业综合能力是评价第三方物流承运商的企业总体战略能力的指标,其中包括有信息技术能力、财务状况、企业实力等三大方面。
信息技术能力:是指第三方物流承运商与公司在管理信息系统上面融合的程度,该指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家物流公司的信息化程度与企业合作的潜力。
财务状况:是指第三方物流承运商财务流动的稳定性,防止其在某个环节出现资金断流的现象,这对与承运商提供稳定的物流服务非常重要。
企业实力:包括了资产的规模、运输车辆的多少、物流网络的覆盖范围、公司的管理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