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动作经济原则相关理论基础与工具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动作经济原则相关理论基础与工具

2.1 工作研究概念

工作研究是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掉,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其通过研究改进操作和动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工作研究的对象是作业系统。作业系统主要由材料、设备、能源、方法和人员等五方面的因素组成。“5W1H”“ECRS四大原则”及检查分析表是工作研究常用的分析技术。

“5W1H”提问技术是指对研究工作以及每项活动从目的、原因、时间、地点、人员、方法上进行提问,为了清楚地发现问题可以连续几次提问,根据提问的答案,弄清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改进的可能性。如下表所示。

考察点 第一次提问 第二次提问 第三次提问
目的 做什么(what) 是否必要 有无更合适对象
地点 何处做(where) 为何此处做 有无更合适的地点
时间 何时做(when) 为何此时做 有无更合适时间
人员 谁来做(who) 为何此人做 有无更合适人选
原因 为何做(why) 为何这样做 是否不必要
方法 怎样做(how) 为何这样做 有无更好方法

改进时常遵循ECRS四大原则。

E—Eliminate,消除:取消或清除不必要的工序、作业等。

C—Combine,合并:对于无法取消而又必要者,看能否合并工序或动作,或将多人操作,改进为单人或单台操作。

R—Rearrange,重排:不能取消或合并的工序,可再根据“何人、何事、何时”三提问进行重排。

S—Simple,简化:经过取消、合并和重排后的工作,可考虑采用最简单、最迅捷的方法来完成。如增加工装夹具、附件,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等措施,简化工作方法,使新的工作方法更加有效。

2.2 动作分析概念

动作分析或称动作研究,其是对生产活动中的全部作业动作进行观察分析,研究人的各种动作的浪费,从而寻找出最省时省力、安全经济的作业方法。动作分析通过研究分析人的各种作业动作,发现并改善无效的动作或浪费现象,最终提高作业效率。动作分析与工业工程其他方法相结合,使得生产管理与改善有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与方法指导,是真正做到科学管理的基础。

动作分析的程序是先观察与记录,然后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浪费进行改善,之后对照动作经济原则来改善动作,最后重新编制作业方法,打破现有的方法程序,使工作进行地更加轻松有效。

2.3动作经济原则概念

“动作经济原则”又称“省工原则”,是对动作研究的改善方法进行分类,并系统地对此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的基本原则。上世纪初美国人吉尔布雷斯夫妇发明了动素分析法,提出了作业动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总结出动作经济原则。按照他们的定义,动作经济原则就是人为了以最低限的疲劳获得最高的效率,寻求最合理的作业动作时应遵循的原则。其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双手和身体其它部位,创造舒适的工作条件,减轻工作人员的疲劳,提高动作效率。后经多位专家学者研究改进,总结出4条动作经济原则:减少动作的数量;双手同时进行动作;缩短动作的距离;轻松动作。每条原则均需从3个方面进行改善:人与动作方法;作业场所以及工夹具与机器。动作经济原则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将动作经济原则分为三大点,如表1所示。

表1

   肢体使用原则    作业配置原则     机械设计原则
1 双手同时开始、结束动作 9 材料、工装定点、定容、定量 16 用夹具固定产品及工具
2 双手动作对称反向 10 材料、工装预置在小臂范围内 17 使用专用工具
3 以最低等级的动作进行作业 11 材料、工装取放简单化 18 将两种工装合并为一个
4 动作姿势稳定 12 物品水平移动 19 使工装便利化,减少疲劳
5 连续圆滑的曲线动作 13 利用物品自重进行工序间传递 20 机械操作动作相对稳定,操作程序流程化、标准化
6 利用物体惯性 14 作业高度适宜、便于操作 21 控制程序与作业程序配合
7 减少动作注意力 15 照明合适作业    
8 动作有节奏        
  •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动作经济原则相关理论基础与工具已关闭评论
  • 2,328 views
    A+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3日  所属分类:论文检测样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