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
1、非正规金融规模
对于我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许多学者做出了估计。郭沛根据第三方调查数据推算2002年我国农村金融规模为2001亿元至2750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我国2005年非正规金融融资规模约为9500亿元,占当年GDP的6.96%左右,占本外币企业贷款余额的5.92%。[1]由于非正规金融调查存在样本小、总体大的问题,统计结果与实际情况普遍存在误差。
2、非正规金融地域分布
由于各地区经济、金融水平存在差异,非正规金融在中国的地域分布并不均衡。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从东部、中部到西部在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方面都逐渐减少(见图2-1)。
图2-1 2012年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地区分布—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小额贷款公司分布统计数据
3、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结构
从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结构来看,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合会、典当行这些传统的组织形式,也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互联网借贷等现代化新型组织形式。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是非正规金融规模和贷款余额最大的两种组织形式。截止2011年年底,融资性担保公司8404家,贷款余额12747亿元[2];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贷款余额3915亿元[3]。其他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机构,机构数目和业务量均明显低于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
4、非正规金融资金投向
从资金的流向上来看,非正规金融的资金主要投向了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截止2011年年底,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贷款中,8成以上资金投向了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而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贷款中,给中小企业的担保贷款额度占所有担保贷款总额的77.3%[4]。
参考文献:
[1] 广州民间金融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报告[M].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3: 139.
[2]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产业安全报告(2011-2012)》
[3]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http://www.pbc.gov.cn/. 2015年11月10日.
[4]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产业安全报告(20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