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方法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方法

  1. 直线法

直线法也称为年限平均法,是指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均匀地将折旧额分摊到资产的预计受用年限期间[1]202,即各年所分摊到的折旧额相等。其计算公式为:

(1)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

(3)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直线折旧法

(注:由于固定资产购入第一个月不计提折旧,所以坐标系中的起点是第二个月。)

结合以上公式和坐标图可以看出,每年的折旧额在平面坐标系中在一条直线上,即各期月折旧额是相等的。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直线法。

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时的实际工作量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的一种方法,通常我们会根据固定资产工作的时数来对其进行折旧的计提。由于每个会计期间工作的时间不相同,所以计提的折旧额也会各不相同,其计算公式[1]204为: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工作总量

(2)年折旧额=某年实际完成的工作总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采用这一方法时应按实际使用时的工作量标准进行计算,例如:机器设备通常按照工作时间计算,运输工具按照行驶的里程计算。

从工作量法的计算工时可以看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是不变的,因此可以说工作量法是直线法的补充和延伸,工作量法更注重机器的生产效率和对机器的使用程度。

3 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又可以称为递减费用法,其依据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损耗而使得其效用逐渐降低。而加速法中使用得较为普遍的就是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3.1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按当年起尚可使用年限占各年可使用年限数总和之比的一种方法[1]205。其计算公式为:

(1)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2 年数总和法

从上式可以看出,年折旧率逐年递减的原因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造成折旧率公式的分子越来越小,而分母,也就是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总年限是不变的,这也就导致了折旧率呈直线递减,折旧额在使用寿命期间呈递减趋势,也就完成了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

3.2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指在忽略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年限平均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净值[1]205,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3)最后两年的每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残值)÷2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双倍余额递减法的递减原因和年数总和法是不同的。双倍余额递减法下,除最后两年外,折旧率保持不变,其递减原因是: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断降低,即计算公式中的乘数不断降低,最终导致折旧额的逐年递减。

  •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方法已关闭评论
  • 2,398 views
    A+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3日  所属分类:论文检测样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