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食品安全监管的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研究起步较晚,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都相对匮乏,不能很好的满足国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切实需要。从时间上看,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学者研究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到了90年代,研究工作逐步深入,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近些年来,与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相关研究才越来越多。通过梳理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从总体上看,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食品安全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第二,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共同责任,保证食品安全需要大家的共同治理,要切实发挥政府监督的主导作用;第三,政府监督失灵和市场调节失灵是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也是非政府组织介入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必然原因;第四,为保证食品安全,解决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执法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加强食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治理,发挥消费者的制衡作用。以上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的主要观点,从中可以看出国内相关研究更多的集中在食品安全规制法则、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市场监督以及参与主体博弈论等方面,对食品安全现状、原因、规则等探讨比较深入,社会共治、诚信体系建设等前言理论研究较为匮乏。
在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研究中,戚云虹把食品安全看作是经济范畴内的问题进行研究,延昆、张晓玉等人则把食品安全监管当成是一个比较纯粹的行政规制问题去看待,由政府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政府利用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无论是戚云虹女士的观点,还是延昆、张晓玉等人的观点,研究思路都比较单一,研究的内容和理论都比较狭隘,无法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从欧盟、美国等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工作可以知道,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要侧重于事后补救和事中检查,更应当重视事前防范,所以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规范和标准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惩处力度,实现对整个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等整个环节的全方位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