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航班延误治理国内研究理论综述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航班延误治理国内研究理论综述

从国内的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尽管技术、理念等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飞行航班延误问题却始终没有获得根本上的消除,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逐渐引发了我国众多学者强烈的关注和重视。通过调查与搜集有关资料不难了解到,当前我国学者在关于飞行航班延误的研究方面主要倾向于对其形成的缘由、产生的经济损害、经济成本的衡量估算、治理飞行航班延误的合理对策等。

从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得知,造成飞行航班出现延误的众多因素包括机场容量环境、天气季节因素、交通流量状况以及有关的人为性因素。学者马正平和崔德光2014年在其相关的研究指出,基于微观与宏观两个不同角度来看,形成航班延误情况的因素是众多的。一方面宏观角度,空域与机场容量成为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若以微观的角度来说,那么航机出现损坏故障、天气季节变化、顾客和航空企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均不容忽视。学者张哲在2013的相关研究中说明了飞行航班延误出现的几种不同的影响原因,无论是本站、对方站航空中的天气因素,还是航空企业自身的运营调配、流量控制能力都包括在其中。另有学者戴维东在2012年的有关研究中则分别对影响飞行航班延误因素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其中的人为原因包括了航空企业的规划以及流量控制。前者难以避免地会受到航空企业的网络资源以及需求量不断上涨的影响,后者则与航行区域及不同航行目的地之间的差异紧密关联。

与国外针对飞行航班延误所形成的经济成本分析管理发展及研究情况相比,显然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依然处于初步兴起的时期。学者都业富和田振才在2004年的有关研究中有效估算、判断了飞行航班延误形成的经济损失。学者冯敏、李鹤以及朱新华则在2007的有关研究中有效结合了直接与间接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飞行航班延误产生经济成本的分析构建了计算模型,并紧密结合实际的信息数据,明确了计算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而为后续的深入剖析做出了铺垫。学者林石平在2004年的相关研究中指出民航监管机构的职能强化、机场和空域容量的进一步拓展、航空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改革可谓减少飞行航班延误出现的有效实施途径。另有谢泅薪,李荣在2014年的有关研究中则从改进航班延误服务质量方面说明应通过利用航班延误赔偿模型,对出现航空公司与顾客之间的纠纷矛盾缘由加以分析,同时引入有关航空监督部门进行有效监督,将飞行航班延误出现所造成的风险与危害降低到最小。

  •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航班延误治理国内研究理论综述已关闭评论
  • 1,793 views
    A+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3日  所属分类:论文检测样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