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检测范文--传统物流企业存在问题的分析
1 信息化能力不足
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传统物流企业还处于比较原始、初级的阶段。根据中国报告大厅网站的统计,已实施或部分实施信息化的物流企业只占了总数的21%,其中全面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有10%。在整个行业的供应链中,相关环节的相关企业在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层层叠加的流通环节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这就是因为物流企业信息建设层次较低,信息不畅造成的。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也受其影响收获大量利好。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以淘宝为代表的网络市场,依靠物流行业实现虚拟交易与现实交易的过度;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电子商务给企业在外部的对接和企业内部的无缝对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经济对物流企业产生了新的营销方式,基于网络,企业不必依靠传统的营销手段从而实现市场的拓展。
传统物流企业受限于其自身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限制,无法实现互联网经济下物流紧跟信息流的要求。面对信息化条件下对物流企业由传统运输需求向仓储需求的延伸,由物资配送向参与供应链的要求,传统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转型迫在眉睫。
2 物流行业人才短缺
物流管理和物流设施方面的人才短缺,是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巨大障碍。国外物流教育发达,关于仓储和配送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深入到物流公司员工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而我国在物流在设施设备的研究和管理的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物流企业中就是从事物流的人员缺乏相应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十分短缺。另一方面,物流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缺乏连续性的、长远的业务培训。这种能力的确实导致传统物流企业往往不能及时准确的跟随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3 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目前传统物流企业对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导致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与市场物流服务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传统物流企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仍然很小,物流集散设备和仓储设施较少,发展水平偏低,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设施的配置结构不尽合理,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传统物流企业往往是以线路运输为主,其相关的运输设施多是大中型运输车辆,车况和车龄往往相差较大,在这种设备的技术状态下调度使用很难达到最佳效果。由运输转向配送环节后,物流企业往往需要进入禁止大型车辆驶入的市区,而传统物流公司往往是大中型车辆为主,很难进入配送流程。传统物流企业在仓储环节存在单层堆放的现象,在有限的仓储空间内难以达到分层堆放的效率。相关仓储和装卸设施简陋,甚至仍然存在人工装卸的现象。
4 规模小,服务质量不佳
与国际知名物流公司相比,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传统物流企业基于其自身的原因,缺乏足够的规模,品牌意识模糊,运输网络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集约化效果不明显,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多数传统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只有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中相关的加工、信息服务、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处在能力的空白期。另外,传统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大多数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截至目前,传统物流企业中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仍是家族企业的类型,这类企业往往在经营极少有相关管理制度和营销手段,提供的物流服务业是单一的运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