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多要素投入和多要素产出的复杂系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应该包含各个层次,对科技投入到科技产出有穿针引线的作用。研究者构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由5个评价模块(一级指标)、14个评价项目(二级指标)、30个评价指标(三级指标)构成如下表9所示:
表9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
创新人力 | R&D人员数 |
科技创新团队数 | ||
科技机构 | R&D机构数 | |
重点实验室数 | ||
工程研究中心数 | ||
重点学科 | 国家级重点学科 | |
省级重点学科 | ||
学术交流 | 主办学术会议学科 | |
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人次 | ||
科技课题 | 科技服务课题 | |
R&D课题 | ||
科研经费 | R&D经费支出 | |
政府资金投入 | ||
企业委托资金 | ||
知识创新能力 |
著作 | 著作数 |
论文 |
国际论文数 | |
国内论文数 | ||
三大检索论文数 | ||
科研获奖 |
国家级获奖数 | |
省级获奖数 | ||
局级获奖数 | ||
技术创新能力 |
专有技术 | 专有技术数 |
专利 | 专利申请数 | |
专利授权数 | ||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 技术转让 | 技术转让合同项目数 |
技术转让合同金额数 |
- 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1.创新人力
具体有R&D人员以及科技创新团队数。R&D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核心,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试验发展三大类。衡量一个高校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就是高校R&D人员的数量和质量。“R&D研究人员”是指从事新产品、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新系统的构想或创造的专业人员及R&D课题的高级管理人员[34]。根据清查汇总结果,2009年R&D研究人员总量为115.2万人年。
团队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第一个提出团队概念的人是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他认为:团队就是一种相互合作的个体所组成的,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的群体。美国学者乔恩.R.卡增巴赫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意愿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互相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正式群体。
建立一支富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团队正是推进学科发展、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 科技机构
科技机构分别有R$D机构数、工程研究中心数以及重点实验室数。
3.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被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及省级重点学科,是为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高校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某些培养学科,在激烈的高校综合实力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4.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s ),是指针对规定的课题,由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参加,为了交流知识、经验、成果,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进行的探讨、论证、研究活动[39]。对学术交流就是信息交流,1+1=2的思想。 即“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后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 [40]。
通过2012-2013年《中国科技高校科技统计汇编》,论文获得如下中国高校国际学术交流数据:
表10 2012年中国高校国际科技交流
合作研究 | 国际学术会议 | |||||
派遣
(人次) |
接受
(人次) |
出席人员(人次) | 交流论文(篇) | 特邀报告(篇) | 主办
(次) |
|
合计 | 41500 | 37213 | 144492 | 98656 | 15305 | 2539 |
表11 2013年中国高校国际科技交流
合作研究 | 国际学术会议 | |||||
派遣
(人次) |
接受
(人次) |
出席人员(人次) | 交流论文(篇) | 特邀报告(篇) | 主办
(次) |
|
合计 | 39768 | 36769 | 156054 | 84616 | 16300 | 2561 |
5.科技课题
6.科研经费
数据来源:《中国高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表12 2012年中国各类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 (单位:千元)
合计 | 基础研究 | 应用研究 | 试验发展 |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
合计 | 66273726 | 52411500 | 21328225 | 16162146 | 34910430 | 28408699 | 10035071 | 7840655 |
表13 2013年中国各类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 (单位:千元)
合计 | 基础研究 | 应用研究 | 试验发展 |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
合计 | 76868151 | 59495020 | 26463087 | 19703185 | 39172449 | 30721611 | 11232615 | 9070224 |
2012年到2013年我国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是逐渐上升,可见我国对高校科研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下面为2012年-2013年我国高校R&D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经费表:
表14 2012年我国高校R&D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经费 单位:千元
合计 | R&D成果应用 | 科技服务 |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
合计 | 15056395 | 12459236 | 8515814 | 7248724 | 6540581 | 5210512 |
表15 2013年我国高校R&D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经费 单位:千元
合计 | R&D成果应用 | 科技服务 |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当年拨入 | 当年支出 | |
合计 | 16552112 | 13678217 | 9388857 | 7680218 | 7163255 | 5997999 |
由上述图表,不难发现,中国高校R&D科研经费占到全国R&D科研经费的大份额,所以高校是我们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提要中国国内科研能力是提高国内科技实力的重要部分。
(二)知识创新能力
主要体现在著作、论文、科研获奖情况。
许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产生都是依靠高等学校的。到目前为止70%的重大科研成果,都诞生于高等学校[41]。
(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表16列出了我国2014年高校科技成果情况:高校在全国授奖项目中的继续保持高比例,说明高等学校的科研实力在不断提升,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表16 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奖 | 国家技术发明通用项目 | 技术发明奖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 | 国家科学技术奖国防专用项目 |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二等奖
38项 |
一等奖
3项 |
特等奖 | 一等奖 | 创新团队奖 | 二等奖 |
20项 |
1项 | 26项 | 1项 | 10项 | 1项 | 103项 | |||
总数46项 | 总数54项 | 占总数的100% | 3项 | 14项 | 3项 | 134项 | 63项 | |
占总数的58.7% | 占总数的70.4% | 占总数的74.3% | 占总数的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