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检测范文-盈余管理的定义

知网论文检测范文-盈余管理的定义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针对盈余管理的定义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到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在国外,盈余管理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Schipper发布的《盈余管理评述》一文中,文章提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对财务报告列报的内容进行操控,从而获得有利于自身利益结果的行为。美国学者Healy 和Walen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过程中运用自身职业判断来编制财务报告的一种行为。而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R.Scott在其发表的《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不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管理层通过选择对自身最为有利的计量或列报方式来满足对自身利益追求的一种行为。

国内学者结合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定义。秦荣生(2001)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3]。宁亚平(2004)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目的的行为[4]

本文认为,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在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是管理者在不违法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的行为,是合法的,但是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产生了影响,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无法取得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应该真实可靠地向每一位信息使用者传递信息,由于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具有不对称性,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的管理层会有意识地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改变财务信息,从而向其他信息使用者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影响了他人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