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检测范文-统计过程控制的研究

知网论文检测范文-统计过程控制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美国休哈特创造了统计质量控制理论,提出了质量控制工具,也就是控制图。利用控制图来监控生产过程,根据判异原则来判定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波动进行预警,以便提前可以采取措施,起到了预防和控制的作用,提高生产过程稳定性。
1974年,朱兰博士首先提出了过程能力指数的概念,这就是第一代过程能力指数Cp,对生产过程能力进行评价,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应用中人们发现了它的局限性,该种过程能力的计算只有当过程均值和目标值一致才可以进行,在实际生产运用中存在明显不足。

1986年,凯恩完善了第一代过程能力指数,第二代过程能力指数—Cpk被提出。他专门针对Cp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和局限进行改良,对过程能力的分析更为细致。

统计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如今又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所以现阶段,该理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以往针对大批量生产模式设计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现今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SPC在多品种、小批量质量控制中的研究。